2023年3月18日:《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背景下中国-阿塞拜疆高等教育合作策略》,“大历史视域下的国家治理”,国际学术研讨会,中国社科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2022年12月:《阿塞拜疆-中国语言文化交流合作与民心相通的愿景》,2022国际中文教育大会,中外语言交流合作论坛,教育部中国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; 2022年9月:《古今丝绸之路上阿塞拜疆文学交流考察—兼谈阿塞拜疆文学中的中国形象》,敦煌研究院第88期“敦煌读书班”,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 2022年7月:全球发展倡议: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议程”专题论坛,《阿塞拜疆与中国科技技术合作的现状与前瞻》,中国社科院 2022年6月:第十届亚太翻译论坛,《双语词典编纂中时态助词的对翻与词缀化》,北京外国语大学,国际翻译联盟与中国翻译协会; 2022年6月:《谈谈古丝绸之路上语言交流》,阿塞拜疆国家科学院专题讲座 2022年5月:“文明互鉴: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2022”国际学术研讨会,《阿塞拜疆文学中中国形象研究》,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; 2022年5月:阿塞拜疆卡扎尔大学“科学与艺术交流会”专题讲座,《中国:文化与认同》,卡扎尔大学; 2022年5月:第二届可可咖啡茶国际学术大会,“Chinese “Li” Conception and Tea Ceremony”,卡扎尔大学; 2022年4月:巴库国立大学专题讲座,《丝绸之路上汉语与突厥语的交流考察》; 2022年5月:苏姆盖伊特国立大学专题讲座,《阿塞拜疆语国际教育概述》; 2022年4月:国家语言文字推广与国际中文教育高端论坛,《阿塞拜疆中文教育发展现状与前瞻研究》,湖州师范学院; 2022年4月:《阿塞拜疆语国际教育概述》,阿塞拜疆国家师范大学专题讲座; 2021年4月:“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”国际学术研讨会,《后疫情时代阿塞拜疆汉学发展:问题与展望》,北京外国语大学; 2020年12月:北京外国语大学第五十二次外国专家文化活动,“Silk Road and Azerbaijani Numismatics”,北京外国语大学; 2020年02月:阿塞拜疆国家师范大学专题讲座:《古代丝绸之路上语言接触-突汉为例》; 2020年01月:首届“一带一路”汉学与文化发展论坛,《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背景下阿塞拜疆-中国文化传播:问题与展望》,北京语言大学; 2019年12月:第三届语言资源与智能国际学术研讨会暨《万国语言志》编写启动会,《多元文化背景下阿塞拜疆少数民族语言状况及政策》,北京语言大学; 2019年12月:首届“一带一路”语言战略国际学术研讨会,主旨发言:《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背景下阿塞拜疆-中国文化传播:问题与展望》,浙江师范大学; 2019年11月:“多元文明与共同发展”国际学术研讨会,《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背景下阿塞拜疆-中国文化传播:问题与展望》,湖州师范学院; 2019 年11 月:货币与王朝-国际视野下钱币的影响与改变国际学术研讨活动,《阿塞拜疆出土古钱币的丝绸之上的价值》,国家博物馆; 2019 年06 月:敦煌与丝路钱币学术研讨会,主旨发言:《阿塞拜疆出土古钱币的地区分布图研究》; 2018 年12 月:中国文化在亚非国家的翻译与传播学术研讨会,《时态助词在双语词典中的词缀化》,北京外国语大学; 2018 年05 月:阿塞拜疆语言大学专题讲座:《古代丝绸之路上语言接触-突汉为例》; 2018 年03 月:土耳其语语法研讨会:《突厥语言和汉语形容词重叠式对比研究》,北京外国语大学; 2018 年03 月:清华大学专题讲座:“Cultural and Language renaissance of ancient Silk Road in the Context of OBOR”,清华大学,清华学堂; 2017 年12 月:中国突厥语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主旨发言:《国语地位维护与语言立法-阿塞拜疆恢复独立以来语言政策分》; 2017 年10 月:北京外国语大学“一带一路”专题讲座:“祆教-阿塞拜疆宗教的隐匿史”,北京外国语大学; 2017 年09 月:西安欧亚论坛教育分论坛,主旨发言:“‘一带一路’建设背景下非通用语言的建设-阿塞拜疆为例”,西安欧亚大学; 2015 年10 月:《双语词典编纂中时态助词的词缀化》,第六届上海青年语言学论坛,上海大学; 2014 年04 月:《突厥语言和汉语形容词重叠式对比研究》,第三届上海青年语言学论坛,上海外国语大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