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师资队伍 >> 专任教师 >> 正文

金京善

发布者: [发表时间]:2020-10-03 [来源]:

undefined

金京善

韩语

博士 教授

cbjin2828@sina.com

学习与工作经历

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 中央民族大学朝鲜语专业文学学士

1988年9月至1991年7月 中央民族大学朝鲜语专业文学硕士

1993年3月至1996年2月 韩国釜山大学国语国文系文学博士

1983年8月至1988年8月 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 教师

1991年7月至1993年2月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公司翻译

1996年6月至今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韩国语系教师


海外经历

1998年9月至1999年8月 韩国又送大学客座教授

2004年3月至2004年2月韩国国际交流财团访问学者

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访问学者


学术兼职

亚洲韩国语文化教育学会 会长

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朝鲜-韩国文学研究分会 常务理事

北京市民讲外语组织委员会专家顾问团顾问

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朝鲜-韩国学研究中心主任

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


教授课程

本科生科目 :

韩国语精度、韩国语泛读、韩国语文学选读、中韩、韩中口笔译、韩国语听力等。


硕士研究生课目 :

硕士研究生课目 :韩国文学作品赏析、韩国现当代文学史、中韩比较文学研究、韩中翻译理论与实践、韩国小说史、中韩文化交流史等。


博士生课目 :

韩中翻译理论、中韩翻译理论、翻译研究等。



论著

比较文学方面主要成果:

《中韩现实主义比较研究》、《作者生平与抒情小说》、《二十世纪中韩文学的影响关系研究》等专著和学术论文;


翻译学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:

《韩国短篇小说选集》(韩译中)《韩语和汉语的语言差异和翻译技巧》、《中韩语言差异及其在中韩翻译中词尾的处理》等多部译著和研究论文;


韩国语教学方面 :

《韩国文学选集》、《韩国语》 1-4册、《韩国语词尾对比教学法研究》、《基础韩国语教学法研究》、《中国的韩国文学教育》、《中国的韩国语教育及韩国学研究》;


中韩文化方面 :

《跨文化交流与中国韩流现状 》、《后韩流时代的文化翻译问题》等多篇学术论文。


重要学术期刊论文:

<作者生平与抒情小说> 《韩中语言文化研究》第15期,KCI;

<韩国语文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>《韩国语教育的回顾及展望》中国韩国(朝鲜)语教育研究会编 韩国文化社;

<郑芝溶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绘画特点比较研究> 《韩中人文学研究》第45期,KCI;

<文化翻译与超语言要素>,《韩中人文学研究》第48期,KCI。

<中国的韩国语教育及韩国学研究>,《海外韩国学全书》韩国乙酉文化社;

<20世纪中国文学对韩国文学的影响研究>《汉字汉文学研究》韩国高丽大学汉字汉文学研究所;

<李孝石与郁达夫的异国情调特点之研究>《Journal of Korean Culture》 韩国语文学会。


超大型辞书:

《标准韩韩中辞典》副主编, 约86000多词条,约16840000字 2018.04。上传在韩国最大门户网站naver.com上。


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:

《韩国当代文学史》 第三作者。


参编“十一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:

《韩国语1》 第二作者、《韩国语2》 第二作者。  



译著

退魔录 1.3 东方出版社2003

古希腊罗马神话 1.2 作家出版社2006

感动韩国人的短篇小说民族出版社2008

卢镛弼著、金京善等译 《韩国西学史摄取研究》


科研项目

1.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《中国文化典籍海外传播与影响》韩国部分 子课题负责人(2027)

2.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重大项目主持人 《中国诗歌史通论》(2014)

3.教育部重大项目 《中小学多语种外语教育的政策研究》子课题负责人(2015)



社会服务

从2008年开始, 担任朝鲜(韩国)学研究中心主任职务以来,加强与国内外学术团体的交流,扩大了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国语系在同行业内的影响力。

2009年,召开了50多名学者参加的《抗日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》,邀请韩国、朝鲜中国三方著名学者开展了友好的学术对话与交流;

2010年召开《韩国语教育研究》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高校专家学者,以及韩国、日本、新加坡、港台同行业学者参与。

2012年上半年还和韩国东国大学合作举办了中国、韩国、泰国、日本等国学者参加的《东亚历史与传统文化的阐释》国际学术研讨会。

2014年举办了《韩国文学中的中国元素》国际学术研讨会,来自中国和韩国的近30多名著名学者发表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。

2015年由本人主持与韩中人文学会合作共同举办了 主议题为《韩中交流与人文学翻译的方向》的国际学术研讨会,来自中国、韩国、日本、新加坡、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,人民网进行了专题报道。